Practice

Practice

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

大啞鈴 M27 與球狀星團 M71

昨天不是說秋天 byebye 歡迎冬季星座嗎? 怎麼今天反而倒帶回夏天? 其實就是貪心跟懶惰, 先是貪心, 在陽台用雙筒掃掃發現天箭還在, 雖然角度已低, 但一想到錯過今日下次可能要等明年, 就不管三七二十一趕快架鏡子. 懶是原先計劃爬屋頂畫 M45 跟 M1, 但是架陽台實在方便啊, 所以不管角度差光害大先畫再說. 結果... 當然不好囉, 為了看細節眼睛都快看到脫窗了. 所以有目標有計畫雖然立意很好, 不過一旦變成心理負擔就會像工作一樣, 失去閒情逸致的優雅和愉悅, 以後還是慢慢來, 挑位置最好的時候來畫.

M71 是個很特別的球狀星團, 說它特別是因為到底它是像 M68 一樣很鬆散的球狀星團或是像 M11 一樣很緊密的疏散星團? 到現在可能都沒有非常強而有力說法, 雖然網路上找到的資料多傾向於前者. 中文 WIKI 更好笑, 前文說它是球狀星團, 後文竟又稱它是疏散星團, 而且 M68 是球狀星團啦, 誰快去更新一下吧... 科學家分析的方法很多, 外行人看了覺得蠻有趣的, 我是看 SEDS.org 的. 比如說星等顏色, 核心的徑向移動速度, 金屬成分比例, 與某種類型相似的變星數量...

實際上昨晚我還差一點看不見 M71, 要不是用變焦目鏡轉來轉去放大縮小, 還真的就飲恨了. 不過看到以後就一直看得到, 第一印象是星團周遭有不少星點, 看久一點可以發現中央核心比較亮, 然後漸層向外暗淡稀疏下去, 星點開始比較容易解開, 前面提到比較亮的星點分布於此, 整體看起來感覺上有兩層, 而且這顆 "球" 形狀也不太規則, 有人說呈 "V" 型, 當時是沒有太注意啦. 我的圖 "亮度" 上表達得有點誇張, 實際上暗得不得了, 都是因為自己貪心又偷懶所致, 細節的部分有用 XW 7mm (140X), TeleVue 的 3-6mm 變焦目鏡做近 200X 的觀察.




M27 一直是我想好好觀察畫出細節的目標之一, 結果昨晚急就章的先畫了, 也許日後有更好的觀測條件時再補畫囉.

M27 不但明顯又漂亮, 而且還可能是人類發現的第一個行星狀星雲. 如果在天頂附近, 平常我拿 10X42 小雙筒就搞定, 昨晚條件差到我得用濾鏡才能觀察, O-III 只看得到兩頭白濃的雲氣, UHC 濾鏡可以看到比較淡的另一層雲氣, 還有一些星點, 核心那顆白矮星我不確定是否有看對, 比較淡的那層雲氣在啞鈴腰部位置, 這層淡雲氣有點類似 "眨眼" 效果, 直視它會忽有忽滅的視覺現象, 不過拿掉濾鏡, 近 200 倍放大下是抓到不少雲裏或雲邊的星點, 因為星點都太暗了, 沒有辦法在素描裏把星等亮度呈現得很好, 但至少至少兩頭大大的啞鈴沒有問題啦.



之前 死亡之舞 -- 開花的 M57 有談到一些行星狀星雲的特徵, 所以我們看 M27 應該是正對著爆開那顆白矮星赤道平面方向, 大概就是腰的方向; 如果從頭尾方向, 也就是南北兩極方向看過去, 則可能長成跟 M57 一樣的環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