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5年8月25日 星期二

凝視著銀河系中心

仰望著幾乎在正天頂的天蠍.... 有點奇異的幾何分佈, 提醒自己正站在地球的另一處座標. 是第二次踏上這個美麗南島了, 感覺卻很新鮮, 上次來玩的記憶幾乎消失無蹤, 那是快 20 年前, 當時還是賀爾蒙旺盛的年輕歲月, 一群男男女女, 除了熱情與歡笑之外什麼都沒有; 18 年後, 當時想要的大多也有了, 卻沒了當時年少的輕狂, 而且再也不會有了. 這次是牽著女兒的手來, 我想也拖著自己多年生活中自然蔓生的瑣瑣碎碎吧? 看不到也想不起原來, 如果硬要扯上天文的話... 有點像銀河旋臂間的絲絲縷縷暗塵, 遮蔽星系核心光輝, 讓人難以窺見純淨的最初.



在帛琉的白天就是下海, 天黑前上岸回家; 對外網路慢得不得了, 現在的人上不了網就好像與世隔絕. 不過少了些科技現代化,對愛看星星的人來說卻是個好消息,走到陽台不管朝哪個方向 SQM 嗶一下, 都跟桃園仙谷差不多黑的 20 點多,  這幾天除了雲飄很快常有遮蔽外, 目視可略見糊糊的 M8, 銀河清晰無比, 愈南邊銀河看起來就愈亮.



第二天下午是個輕鬆行程, 船停在珊瑚種類繁多的平靜海域, 大家自由浮潛. 船身旁有個溜滑梯可以滑進海中, 另外比較刺激的是爬上船頂跳下, 像石頭般墜入海裏, 不過只有幾個大人敢試, 畢竟船頂有點高, 跳下海裏肯定衝很深.


南太平洋午後陽光宜人, 海風慵懶吹過. 我想起女兒從小就愛跟我旅行, 念幼稚園前我們沒有望遠鏡, 夜裡躺在屋頂認星座, 講故事, 想看深一點的話就搭車到台北天文館, 有時可以看到大望遠鏡, 不過通常都只能作室內遊覽,那也沒關係,旅行總會要賭些運氣. 她是那種聽話的乖寶寶型, 也很黏人, 謹慎得不得了, 非有十足把握絕不衝動冒險的小孩. 這次個性拘謹的她交了新朋友我已經不太敢相信... 一位年紀相仿, 美國出生長大的台灣女孩,兩人無時無刻不玩在一起,畢竟她也快 11 歲了, 你跟得上一年加一年的年齡計數, 但總是跟不上她們有如恆星風極速擴展成熟的思緒與視界.

一陣吱吱喳喳吵雜聲打斷剛剛的回憶, 船裏遊客紛紛走向到甲板, 我也快步跟出去抬頭一看, 眼珠差點掉下來, 兩個女孩居然站在船頂盯著大海... 不會吧, 難道她們打算跳? 趕忙三步併作兩步爬上船頂, 邊爬還邊聽到底下有人說 "就是那兩個很敢的女孩啦"... ㄜ, 看著她本來熟悉的側臉, 一時之間竟有點陌生, 何時稚氣已蛻去這麼多? 海風吹起長髮, 飄著... 我想起昨晚跟她說要到陽台看星星時, 還擔心她黏沒辦法看太久, 結果小女孩轉著電視頻道, 頭也沒回悠悠的說: "慢慢看你的星星吧". 那⋯ 那個小黏人精呢?

昨晚的星空是沒讓人太失望啦, 縱使月光不弱, 浮雲遮掉大部分星空, 至少天蠍到射手方向清澈無比. 不過即使防手震雙筒, 想要素描也不太可能, 太麻煩了, 每畫一顆星就要重新定位一次, 所以就放棄這個笨蛋主意. 坐在躺椅拿雙筒鏡掃描銀河, 星空, 還是很享受, 有點像白天的浮潛找魚找珊瑚. 我看到今年第一次的星團王者 NGC 5139, 天蠍底下的 NGC 6193/6188, 也找到了天王星與海王星, 套上濾鏡嘗試 NGC 7009 土星星雲與上帝之眼 NGC7293... 然而視線停留最久的卻是-- 銀河, 尤其夾在 M8 與 M7 中間的 Great Sagittarius Starcloud, 銀河系最中心方向.

圖引用: Astro.nightsky.at


沒想到可以看到這麼多細節, 10X 42mm 下大致可以分成三區, 最大區約略是 M20 朝 M8 方向延伸線指過去, 我發現有 6 顆星 (包含射手 gamma -- 箕宿一) 大概可以標框其範圍, 這區有組很有趣的目標, 暗星雲 B86 與疏散星團 NGC 6520, 一明一暗的強烈對比,不過小雙筒看不到.


隔條黑帶, 右邊也有一區, 這區是最最瞄準銀河系核心的方向; 然後兩區共同的下方是比較糊一點, 範圍沒那麼明確的暗帶, 這個不很規則的暗星雲大致上就是 LDN52, 再底下又接著另一亮區,但相較上面的兩塊黯淡許多.

從更廣視野如下圖看, 藍色框住的是大黑馬, 但並不適合用 10X 42mm 觀察, 太大了, 我想大黑馬應該屬於絕對黑暗區的 "肉眼" 目標.



Great Sagittarius Starcloud 右側是一大條暗塵黑帶, 將銀河一分為二. 暗塵黑帶位於前景, 也許是屬於我們本身所在的 Orion-Cygnus 旋臂內緣, 也許是下一條的 Sagittarius-Carina 旋臂, 上面點綴斑斑粉紅色調的發射星雲, M8 最明顯, M16/M17 也是.


我們看著的銀河核心其實被 Sagittarius-Carina 旋臂擋住, 再往內還有 Scutum-Centaurus 旋臂, 甚至 Norma 旋臂, 然而強烈的核心光芒還是能找到出路穿透滲出, 劇力萬鈞無與倫比, 再多障礙也難以阻擋. 當凝視著銀河系核心時, 感受到的力量是原始純淨的, 一如 20 年前幾乎遺忘的年輕與熱情, 所有隨著年歲增長蔓延攀附的瑣碎, 包袱, 矯揉造作... 似乎在凝視著的那刻全部消失不見, 思緒迅速倒退... 當時夜晚大伙躺在沙灘嘻笑的畫面開始浮現, 曬著同樣的星光, 永遠聊不完的話題, 無所懼的大聲喊出未來夢想...



"妳確定要跳?", "嗯" 她點點頭, 長髮還在飄著...

凝視那堅定的眼神, 我知道不必再問了, 因為那眼神我看過, 熟得不能再熟... 就跟鏡子裡年輕的自己下定決心後的眼神一模一樣... 我突然不想再回頭找尋或撈住什麼了, 回憶很美沒錯, 不過我們從沒因此停下, 然後不也都一步步繼續勇敢, 堅決, 向前邁進? 所以我決定走向前, 先解開她救生衣跨下的扣環免得被強大的衝力勒傷, 然後拿下她的浮潛鏡, 才不會脫落掉進海底再也找不到, 最後告訴她: 妳先會一直沉, 這時絕對不要驚慌, 保持輕鬆讓它沉到底, 然後浮力會帶妳衝出海面, 浮上來以後確認方向再游.

女孩再次點點頭, 沒有任何猶豫, 然後轉身, 一躍而下 "砰" 一聲墜入海中... 一秒, 兩秒, 三秒, 安靜無聲⋯ 然後在大家驚呼中優雅的衝出水面, 興奮的向我揮手, 夕陽下她的笑容燦爛無比, 一如美麗的南島銀河星空.

2015年8月18日 星期二

夏夜就是要看面紗 -- Veil Nebula, NGC 6946/6939

明天就要帶著未成年少女去熱帶島嶼帛琉浮潛了, Happy... 順便帶著 Canon IS 10X42mm, 看看赤道邊的星空有何不同, 白天看魚看珊瑚, 晚上看星, 哪有比這更爽的呢?


回到自家屋頂... 夏夜, 不但有最壯闊的銀河角度, 還有數不盡的經典目標, 其中我最喜愛的就是面紗星雲. 觀測上 (說 "觀賞" 比較貼切), 面紗有其得天獨厚之處. 比如說它會過天頂, 出現在觀測條件最佳位置; 其次它的位置很好認, 不需大費周章尋找; 加上它現身於宜人夏夜, 不必忍受天寒地凍. 最困擾的反而是因為夏夜有太多精采目標, 每每令人難以下定決心專注其一呢.

尋找面紗可以追溯到 3 年前, 從 "隱隱約約" 到 "確認位置與形狀", 再到現在試著描畫出細節... 每到夏天, 面紗都帶給自己不同的挑戰與樂趣. 面紗之美在於其穠纖合宜的雲氣結構, 不像重口味的 M42 或 M8, 也不至於暗淡得連辨識都困難; 還有, 面紗夠大, "大" 通常細節豐富; 另外面紗很有挑戰性, 每當一個階段以為已經看熟, 更深的細節又開始浮現, 似乎無窮無盡, 永遠看不完.

面紗是 5000~8000 年前一個超新星爆炸後的殘骸, 附近氣體塵埃被加熱, 離子化, 並持續向外推展, 至今分佈大約 3 度. Skysafari 模擬 TEC 140 + XW 40 作 2.86 度視野好像勉強裝得下, 實際上不行, 至少要有 3 度才夠, 這樣的話只能用 FC-100DC + Nagler 31 作 3.4 度是最佳的組合了.

整個面紗裏面有好幾個 NGC, 最早是威廉赫歇爾發現的, 之前粗略知道, 東面紗是 NGC 6992 與 NGC 6995, 西面紗是 NGC 6960, 中間夾了個沒有 NGC 編號的皮克林三角, 這是威廉敏娜.佛萊明小姐從相片裏發現的, 但當時哈佛天文台老大是愛德華皮克林, 所以用了台長名字命名. 仔細的編號, 為了好說明, 還是用深空大師, 熊天文台的阿炫兄 的相片輔助, 感謝感謝...

熊天文台阿炫大師的相片


由於大隻的鏡子沒辦法一次畫完, 這幾天先畫了東面紗 (Mewlon-210), 再畫了西面紗 (TEC-140), 這只是開始, 接下來有機會就會用不同鏡子重複練習, 希望有一天能畫出幾分面紗之美.

NGC 6992/6995 (the Eastern Veil)
 
NGC 6992/6995 (the Eastern Veil)
 

這次畫東面紗時有兩個發現, 一是有較濃郁的雲氣條紋 "橫向分佈", 有點像麻花捲似的一捲一捲, 這個條紋方向與西面紗及皮克林三角的直向長條分佈不同. 另一個發現是觀察到雲氣邊緣比較濃, 中央反而出現一塊塊像真空般的空隙.

西面紗比原先想像的還長, 結果只能用 32X (Nagler 31mm) 畫, 北側最清楚, 細細的, 滑過 52 Cyg 與 8.8 等的 HD 335011 上緣, 尖尖的收斂在黑暗裏. 南側則較暗, 大致是順著 52 Cyg 與一旁 8.6 等的 HD 335027 延伸線擴散而去, 末端同樣是兩邊緣較明顯.

NGC 6960 (the Western Veil)


濾鏡是必須的, 如果口徑小光害又大, 用 UHC 會比較好; 如果天況夠黑夠透明, 主鏡也夠大隻, 那麼 O-III 會更好... 這是目前自己的經驗啦.

講到透明度, 有些老手會拿 4.2 等的 52 Cyg 當標準, 如果肉眼看不到, 應該就別浪費力氣看面紗了. 真的嗎? 是有道理啦, 不過我試過在肉眼看不見 52 Cyg 的爛天氣下還是勉強能看出東面紗, 西面紗就不行.

終於... 終於有機會在屋頂畫完整朵面紗了, 雖然勉強, 但也算是個開始啦.





難得有晴空, 所以最後再挑戰一次倒栽蔥的仙王, 肩膀下的煙火星系 NGC 6946 與鄰居 NGC 6939, 光陰似箭, 又隔一年, 秋天要來了.

疏散星團 NGC 6939 現在沒問題, 儘管成員大多只有 11~13 等, 倍率作到快 200X 就明顯有星團的模樣, 其實 78X (Doctor 12.5mm) 時能看出一團, 只是拆出的星點很少... 天況算好, 可是 NGC 6946 仍然看得似有似無, 大概要做到 196X (XW 5mm) 甚至 280X (XW 3.5mm), 才能查覺目標. 這麼高倍目標看起來當然不小, 但一塊一塊較明顯的區塊無法連續一起... 這個跟 NGC 891 一樣, 都不能算平地目標呀? 真的很難.


NGC 6946/6939

上面那張廣視野其實看不到 NGC 6946, 硬畫上去的, 得放大到快 200X 才有機會.

NGC 6939

NGC 6939 並沒有很顯眼或特別, 應該只是搭著 NGC 6946 的名氣沾沾光

NGC 6946

NGC 6946 夾在大約 10 幾等到 11 多等的 3 顆星, 2 顆星中間, 分類跟 M33 一樣是 Sc, 核心不明顯就很難認, 旋臂再多也難難難啊.

2015年8月17日 星期一

望遠鏡極限星等的一些看法

這篇是從上一篇 Swarovski SLC 15X 56mm 開箱文拆分出來的, 不然還真是落落長...


評估雙筒望遠鏡效能的論點有很多種, 除了一般規格書會提到的 "微光(晨暮)係數" (T: Twilight Factor) 外, 最常被人提到的就是 A: Adler-Index 與 B: Bishop-Index.

Twilight Factor: T = (m * D)^1/2 ... "放大倍率" X "口徑", 然後開根號.
(既然是微光 Twilight, 此時 eye pupil <肉眼瞳徑> 大於 exit pupil <望遠鏡系統出瞳徑> 條件下)

Adler-Index: A = m*D^1/2... "放大倍率" X "口徑開根號"
Bishop-Index: B = m*D... "放大倍率" X "口徑"

先不論較複雜, 具視面積的天體目標之可視性, 對比. 以無限遠的點光源而言, 該期待雙筒鏡的極限星等是多少?

"星等" 或 "視星等", 是個 "相對" 概念, 古人把星星亮度分 1~6 等, 最亮的 (1) 與最暗的 (6) 差 100 倍, 這就是最基本的概念. 我們用 "b" 當 "亮度的差異" 好了.

b^5 = 100 (1 到 6 差 5 等)
所以 b = 100^(1/5), 工程計算機按一下, b = 2.512
所以差 1 等就是差 2.512^1 倍亮度; 差 2 等就是差 2.512^2 倍亮度... 差 5 等就是差 2.512^5 倍亮度, 就是差 100 倍.

那麼倒過來想, 如果 "亮度" 差 Y 倍, 是不是就可以知道可見的 "星等" 差多少呢? 假設前面三個公式都合理, 比較一下 15X56 與 10X42 兩隻望遠鏡的差異.

如果用 Twilight Factor, 15X56 的 T 是: 28.982; 10X42 的 T 是: 20.494,
28.982 / 20.494 = 1.4 (15X56 比 10X42 微光亮度差 1.4 倍)

所以 2.512^Y = 1.4; Y = log(1.4) / log(2.512) = 0.365,
也就是說, 依 Twilight Factor, 15X56 只比 10X42 雙筒鏡多看 0.365 等暗的星, 差不到 0.5 等.

依樣畫葫蘆, 如果依 Adler-Index, 差 0.596 等,
依最單純的 Bishop-Index 則差到 0.753 等.

準不準? 這可能要有大量的田野調查結果才能驗證, 畢竟上面三個指標的理論基礎都很薄弱, 也因此論壇中有不少老手會添加各種變數與權重, 想辦法做出更貼近實務的公式.





回到傳統計算望遠鏡極限星等的想法好了,

"傳統" 計算望遠鏡極限星等的公式:
極限星等 = 1.77 + 5 X Log(望遠鏡口徑)... 公式怎麼來的?

首先要定義望遠鏡的 "集光力",
集光力(G.L) 的定義是: "望遠鏡物鏡(D.o) 能接收到的光" 為 "肉眼睜最大時(D.e) 能接收到的光" 的多少倍? (人眼睜最大用 7mm 假設)

要用面積算, G.L = [Pi * (D.o/2)^2 ] / [Pi * (D.e/2)^2 ]; 簡化一下, G.L = (D.o/D.e)^2;所以, 簡單說集光力就是: “望遠鏡有效口徑除以眼睛(7mm)” 之後的平方倍.
這可以到日本望遠鏡販賣網站看看, 廠商的 "集光力" 數值都是這麼算出來的.
不過要注意的是, "集光力" 相對值”, 所以並不是眼睛瞇小一點, 集光力就變高 (分母 D.e , G.L 就變大), 眼睛瞇小一點, “所有望遠鏡的集光力標準都一起提高相對起來還是一樣. 接下來我們把 "集光力差異" (望遠鏡 vs 肉眼) 轉換成 "星等亮度" 差異來表示,
回到前面 "星等差異" (G.mag) 的定義: (2.512)^(G.mag) = Y; Y 是 "亮度" 的差異.
Y 就是上面的 G.L = (D.o/D.e)^2, 對數指數轉換一下... (在此段下面說明 *****)

G.mag = Log (Y) / Log (2.512) = Log ((D.o/D.e)^2) / Log (2.512),
所以 G.mag = 2 X (Log(D.o) - Log(D.e)) 除以 Log (2.512),  De 還是用 7mm 假設的話,
G.mag = 5 X Log(D.o) - 4.225 ... 這是 "集光力" 不同造成的 "星等差異",
假設當時肉眼可見極限星等是 6 等星 (大家很喜歡用這個假設),
該望遠鏡可見的極限星等就是 6 + G.mag, 這也就是傳統 1.775 + 5 X Log(D.o) 公式由來了.

***** 說明 *****
2.512^(G.mag) = Y
等式兩邊取 2.512 為底的對數 --> Log(2.512為底) 2.512^(G.mag) = Log(2.512為底) Y
等號左邊: Log(2.512為底) 2.512^(G.mag) 就是 = G.mag
等號右邊: Log(2.512為底) Y, 把它轉換成 10 為底的自然對數 --> Log (Y) / Log (2.512)
因此 G.mag =  Log (Y) / Log (2.512)

為了這個國中數學, 還跑去問統計博士的同事, 差點沒被笑死 ^^"
***************
但如果觀測當時肉眼可見星等只到 4.5 等, 然後中年大叔 eye pupil 最大就只有 5mm 的話呢?

這又要多囉嗦一下了, 因為自己曾經搞混鬧過笑話...

eye pupil = 7mm 這個假設可以不改 (不需要改成 5mm 重新計算), 不然會變得很麻煩,
因為計算望遠鏡極限星等公式, 不管用哪種, 前提都應該是 Eye pupil = Exit pupil (瞳孔張開大小 = 目鏡出瞳徑), 也就是說 "肉眼可視極限星等 (6 等星)" 的話, D.e 就要用 "當時肉眼的出瞳徑的大小", 也就是 7mm. 如果 D.e 要用放大倍率以後, exit pupil 取代 eye pupil, 比如說 0.5mm 的話; 肉眼可視極限星等就不會是 6 , 而是瞳孔張開 0.5mm (其實人眼做不到) 可以看到的極限星等, 而眼睛瞇這麼小可能只看得到 0 , 甚至負等星. 一來一往會互補掉.

但 "放大" 的效應可以用外加的方式補起來. 怎麼補呢?

參考 Vladimir 的 Amateur Telescope Optics 的結論, 同樣邏輯以對數表現出差異:
Δm (
增或減的星等) = Log(E/X)^2, 簡化為
2Log(E/X)
(E
eye pupil; X exit pupil)


最後回到傳統計算望遠鏡極限星等的公式, 修改一下變成:
(肉眼可見極限星等 - 4.225) + 5 X Log(望遠鏡口徑) + 2 X Log(eye pupil / exit pupil)

那麼試算一下:
以 15X 56mm 雙筒鏡而言, 昨晚中天肉眼能見最多就 4 等, 能看見的極限星等:

(4-4.225) + 5 X Log (56) + 2 X Log (7/3.73) = 9.063
因此, 從理論上應該看不見  9.5 等的巴納德之星, 況且還沒加上光學上鍍膜的光損呢.

10X 42mm 的話就是: 8.335

這個答案正確嗎? 不覺得完全正確, 就算不說 9.5 等的巴納德之星好了, 比對過一些 IC 4665 的星點, 有好幾顆 9.1 ~ 9.4 等的星星都有標對, 甚至有一顆巴納德之星附近, skysafari 標 9.9 等的暗星都在 avert vision下出現... 為什麼呢? 我猜差異可能是雙眼下的眼腦協調效應, 往往會大於單眼下的極限. 有一說是 15% ~ 28% 增益.

就自己的實務經驗而言, 我認為這個公式還算可靠, 其實有經驗與沒經驗的觀測者也會差很多, 不要在 "極限" 的問題上鑽牛角尖的話, 我會相信它算出來的結果.


昨晚重新再畫一次 Barnard's Star 附近星野,
既然已經知道位置, 昨晚就沒帶手機, 看到什麼就畫什麼, 最後再來比星點, 算是一種盲測試.



首先, 肉眼星等應該超過 4.5, 因為找西面紗時那顆指標星 52 Cyg 看得很輕鬆, 它是 4.2 等. 下面那顆 lambda Cyg. 4.6 等也很 OK.

然後 9.5 等的 Barnard's Star 望遠鏡下也非常清楚, 穩穩的出現, 帶暗紅色. 上圖左側靠近 66 蛇夫那顆 9.9 等星也能穩定出現, 不是像很拼時會閃爍... 偶而會消失那種. 有些 "星" 其實是雙星, 其亮度會加強, 也有一顆是變星, 不過我沒去查週期.

套上面的公式才發現... 原來雙筒鏡的話, 變數其實只有一個, 就是肉眼星等. 如果肉眼星等 4.0 算出來的極限星等是 9.063 的話, 加 1 等 (肉眼星等 5 等), 結果就變成 10.063, 所以看到 9.5 等的巴納得逃跑星其實一點也不稀奇呀.

2015年8月12日 星期三

Swarovski SLC 15X 56mm 初試心得

我真是豬頭, 當時第一眼愛上它就不該妥協, 不該以為影子可以代替, 長得再像, 不是就不會是, 即便假以時日有了新歡... 新歡雖帶來歡娛, 但取代不了早已烙下的身影.

其實最後悔的是為什麼沒在幾個月前歐元最低, 台幣最高的時侯下手啦 >"<...




想買永遠有理由, 所以就不再強詞奪理解釋為什麼賣掉相同規格的 ZEISS Conquest HD, 以及根本沒用幾個月的大 Nikon 18X 70mm 了. 總之評估幾種購買方式後, 決定在德國網站下單, 少了十幾 % 的 VAT, 所以價錢還蠻漂亮的, 最後連運帶稅比國內代理商優惠報價便宜了快 30%, 當然風險是保固得自己到原廠網站註冊, 而且未來萬一有個三長兩短, 自己要想辦法送去奧地利... 不信邪, 看 YouTube 裏老外拿獵槍射都沒事.

UPS 真是神速, 拿到 tracking # 才 3 天就抵達海關, 過了個週末就送到. 開箱, 素素的軍綠色盒裝, 打開也是素素軍綠色的鏡筒, 簡單到看不見任何一個贅飾, 握起來紮實穩固.

只是擺在辦公桌上顯得格格不入... 不該出現在這裏, 它是屬於野外, 屬於夜空的.



怎麼看都順眼...



Swarovski 念起來很繞口, 許多人就簡稱它 "施華". 施華的雙筒鏡第一眼是如此簡樸, 但細節卻是我少少見識裏最豐富的. 比如說背帶末端固定, 不是穿過尼龍繩就好, 它用不鏽鋼扣外覆活動遮蓋作固定.



背帶長短控制也用齒牙式的調整機制, 很容易隨時調長調短.



目鏡蓋也不只是連接的兩個橡膠蓋而已, 它是硬式的, 中間有齒輪可以調轉間距... 當然啦, 這些都不是一隻好雙筒的必要條件, 但用料如此感覺很舒服.



15X 的雙筒鏡, 應該都不會是手持使用了. 如果要掃描銀河, 或尋找目標, 會用更大視角... 比如 6 度以上的低倍鏡, 7X,8X 都可以. 當考慮到 15X 以上時, 目標就是更深的細節, 架上穩定的架台, 願意投入更多時間在單一目標的觀察.

可惜天空不作美, 前晚只能在雲縫中搶見 M11, M27... 等容易目標, 粗略以為... 色差控制應該是最好的, 好過 Leica Trinovid 10X42, Canon IS 10X42, Zeiss Conquest HD 15X56, Nikon 18X70. 週邊星點的品質略輸平場作到快 100 分的 Canon IS, 但比其他幾隻好.

昨晚中天有好一些, 也花比較多時間觀察, 拿 Canon IS 10X42 比較, 前幾天看的兩個行星狀星雲 NGC 6826 與 M57 沒困難, 即使不用濾鏡也相當清晰, 我認為不輸大 Nikon. M71 與 M56 兩個配角球狀星團則很吃力, 不過應該是透明度不佳的影響, Canon 10X42 昨晚則完全沒機會.

天空有開的範圍不多, 所以測試的目標也很有限, 位於天鷹座 Gamma 星旁的暗星雲巴納德 E (B142/B143) 是體會不同倍率下, 人眼對比門檻 (contrast threshold) 很好的目標, 10X 略略可以認出 "C" 的暗帶, 但切換至 15X 下, 該黑的地方更黑, 星點襯托得更亮, 除了先前的 "C" 暗帶外, 更多出一些黑細帶, 很容易感受到對比被強化的感覺.

18X 應該會比 15X 看起來更黑, 可惜大 Nikon 已經送走了, 無法比較. 但是我得說施華 "親切多了", Nikon 與 Zeiss 的眼睛位置比較挑剔, 如果 eye pupil 沒有對準 exit pupil, 星點都會拖彗尾或帶其它瑕疵, 但施華的容忍度大很多, 眼睛隨便擺星點都很漂亮, 即便斜斜看, 星點都還不至於太醜. 最後挑了蛇夫抓蛇尾巴附近的疏散星團 IC 4665 畫, 因為又想測測看極限星等, 所以想辦法把 9.5 等左右的巴納德之星 (Barnard's Star) 畫進來, 以前是用 Barnard's Star 與別名南天牛的 Melotte 186 做同視野, 不過還是 IC 4665 比較漂亮. 畫這組還有一個原因是不用看天頂, 直式型雙筒看天頂真是煎熬, 最後套濾鏡看北美洲與面紗時乾脆就躺在地上了, 望遠鏡的重量壓著眼眶還可以確保不漏光, 不過之前用大 Nikon 2 公斤多的重量長時間壓著眼眶也很恐怖, 看完都要變圓仔了.


IC 4665 and Barnard's Star


國外論壇有個新名詞, 有人稱這幾隻來自歐陸的 Leica, Zeiss, Sworavski 雙筒鏡叫 "alpha 級", 價錢高當然是 "alpha" 的原因之一, 這種 "alpha" 有點酸; 其光學表現也得有 "alpha" 水準; 這些我相信, 也有過體驗, 有時會有超乎期待, 甚至有點不可思議的經驗, 不過相信再怎麼神, 也不能違反物理基本定律, 也得回到數學極限.



利用假日白天觀察一下它的視場, 視野很寬, 外緣約 5% 左右有一圈灰白色, 很奇怪... 有點像之前測目鏡時, Nagler 31mm 與 Doctor 12.5mm 那個 "ring of fire", 只是它們的是琥珀色. 看中距離可以發現場曲, 大約在 90% 或 95% 附近比較明顯.



看遠山就沒什麼差, 可能因為 15X 倍率不算高, 中央的樹或邊緣的鐵塔都很難精確調準焦, 就算真的調準, 另一邊看起來也沒多大失焦的感覺, 不過夜間看星點就有差了.

中距離看建築物磁磚幾乎感覺不到其它望遠鏡常見為彌補人眼 globle effect 的 pincushion distortion 的設計, 近距離看...有, 但相對輕微.




近距離比較一下, Leica Trinovid 10X 42mm 的場曲明顯, 對準中央視野邊邊就糊掉, 把邊邊對準中央就失焦.


不過 iPhone 實在拍不出肉眼感覺, 我猜手機相機本身也有對影像對焦的處理方式, 可能改變掉望遠鏡原始的表現. 有時明明肉眼看邊緣很銳利, 拍下來卻模模糊糊的; 也有相反的例子, 有時把某區域對焦對得準準準, 卻不管怎麼拍都有點糊... 不過我也是比好玩的, 沒在研究相機啦.

Canon IS 10X 42mm 平場就真的做很足, 我要觀察得非常細微才發現一點點... 場曲的現象; Swarovski 也不錯, 比 Canon 差一些, 但比起 Leica 好太多了.

夜間這隻 15X 雙筒就很勇猛了, 昨晚趁著雲開的短短時間, 試跑了一小段梅西爾, 看起來有實力跑完全程喔.

M8/M20/M21 --> M24, 兩旁的 M23/M25, --> M18 --> M17 --> M16,
回頭, 茶壺頂: M22/M28; 茶壺底: M69, 一旁小小的 NGC 6652 也 ok --> M70 --> M54,
繼續延伸 M55 --> M75 全都看得到, 而且很輕鬆, 一點都不勉強.

其實天空也只有正天頂跟這區有開, 很不錯了.



"SEE the UNSEEN", 這是 Swarovski 光學部門的 Slogan, 喊得真好, 對愛探索星空秘密的所有同好而言都是一種鼓勵.

2015年8月8日 星期六

正宗眉月星雲與東面紗 -- NGC 6888, NGC 6992/6995

我鬧過的笑話還真不少,   還好這是個很小眾的嗜好, 同好們也都很 Nice. 加上年歲漸長, 很多事都有更透徹的想法, 當然也就越來越不怕被笑, 人家說歐巴桑/歐吉桑無敵就是這麼一回事.

比如說前天霧濛濛的死皮賴臉畫了 NGC 6445 的箱子星雲 (Skysafari 叫它 "眉月星雲 Crescent Nebula", 有搞錯嗎?) 還有在同視野的球狀星團 NGC 6440. 本來 NGC 6440 就是連 averted vision 都看得勉勉強強, NGC 6445 雖看得出是長條形, 不過寧視度不佳歪七扭八, 隨便給個方向... 這張圖應該被恥笑的...

昨天趁颱風來臨前沈降氣流帶來的絕佳夜空, 加上用大隻的 Mewlon-210 架上赤道儀, 這組目標 60X (XW 40mm) 輕鬆入鏡, 不用濾鏡都能略見這個樣貌奇特的行星狀星雲, 最後用 100X (Panoptic 24mm) 構圖. 不但星點多出一拖拉庫, 箱子的形狀也相當明顯, 更別說原本看得要死不活的球狀星團. 透明度好真是輕鬆寫意呀.

NGC 6445/NGC 6440


貼上兩天觀察的比較... 左邊天況不好時畫的箱子方向不對, 有些星點位置也不準確, 還有...  Leica 這隻變焦目鏡 8.9mm 處真有 80 度嗎? 懷疑.

右邊 Mewlon-210 看得比較可靠

當時有點後悔決定架折返鏡, 視野怎麼做最大就只能做到 1 度出頭, 這樣哪畫得下面紗? 單一個東面紗都裝不下, 枉費絕佳天況. 不過架都架了, 東面紗絲絲縷縷看起來如此動人,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畫再說.

NGC 6992/6995

這次很認真畫, 花了不少時間標邊界, 把濃淡不同的區域標示出來. 視野裝不下, 所以得移動一下目鏡補完其他部分, NGC 6995/IC 1340 這頭就比較潦草了. 面紗星雲是超新星爆炸後的遺跡, 講到 SNR (super nova remnant) 第一個會想到的就是 M1 蟹狀星雲, 相較起來面紗還真是大啊.

沒辦法一次畫完真可惜, 所以移了點角度再畫一張... 有點累, 所以星點距離沒很認真量, 不過花很多時間在標雲氣範圍, 雲氣邊界與星點相關距離比較準... 練習就是這樣囉, 總會越練越進步.

NGC 6992/6995


最後一個目標是我心目中的夢幻目標之一, 別號新月(或眉月)星雲的 NGC 6888. 之前稍微找了一些別人觀測經驗, 很兩極, 有些人號稱 80mm 就搞定, 有些人非得用到 10", 12", 很多 CN 深空版的老前輩都用 8" 以上, 不過倒有個共識是, 一定要靠濾鏡, UHC 與 O-III 效果差不多.

小視野 hopping 真痛苦, 尤其這區星點無敵多, 要不是電子星圖精確顯示星星顏色, 靠紙本星圖, 我想可能要多花好幾倍時間才走得到. 總之走到目標位置後, 還沒用濾鏡已經有點雲氣隱隱約約了, 套上 UHC 後, 弦月狀的彎彎雲氣躍然而出, 看久一點之後其他部分的雲氣也淡淡出現.

NGC 6888 (Crescent Nebula)

NGC 6888 算是組發射星雲, 但是跟 M42, M8... 這類新恆星誕生區, 高能量高熱電離周遭元素的發射星雲有點不同. 畫面正中央... 畫素描當錨點星編號 HD 192163 的恆星是顆所謂的 沃爾夫-拉葉星 (Wolf-Rayet star), 編號 WR-136. WR 星是很大質量的恆星演化末期, "概念上" 有點類似行星狀星雲, 它高速噴發的恆星風與先前一波噴出去但已減速的恆星風碰撞, 碰撞之後有些繼續往外推, 有些向內反彈, 形成層層疊疊的星雲景觀, 相當壯觀.

透明度好... 真好.

2015年8月5日 星期三

小雙筒也能看見眨眼星雲 -- NGC 6826, NGC 6445/6440

畫完梅西爾目錄感覺好輕鬆, 幹嘛把自己搞得這麼累呀? 這幾天月亮又輪到上小夜班, 懶得架大隻的, 正好簡單用雙筒鏡, 看到就算賺到.

一直有個疑問... UHC 濾鏡能阻擋月光, 在晴朗月夜下欣賞星雲目標嗎? 經過幾番測試的心得是: 有幫助, 但不可能像沒月光的情況. 想想也對, UHC 畢竟還是擋掉大部分非星雲的雜光, 但是月亮反射連續光譜的太陽光, UHC 允許通過的光譜區間就算再窄, 還是會帶進些許月光, 所以一定會改善, 不過仍會受影響. 我在月光很強的情況下以 18X 70mm 雙筒套不同濾鏡比較南天的 M8/M20; M17/M16 可以證明, 而且 FWHM 越窄的 UHC 改善效果越好, 像偏寬的宇隆 UHC 濾鏡就有點無用武之地的感覺.

改用液壓雲台架雙筒, 相當理想, 比經緯儀輕巧多了


天空如此晴朗, 有一大堆目標的天鵝座, 豐富多汁令人垂涎三尺, 不過用直視型雙筒鏡觀察掛在正天頂的目標實在痛苦無比, 最後索性拆下腳架手持, 躺在地上看, 其實還蠻穩的呢.

接連看過北美洲星雲與面紗... 居然能在月光下穩穩呈現? 當然一方面因為自己對這兩塊目標看過太多次, 多到一閉上眼睛該星區的星點分布就能出現在腦海, "經驗" 肯定有巨大幫助; 另一方面 "透明度" 非常關鍵, 濾鏡已經幫忙檔掉一堆雜光, 天空透不透明幾乎就決定了能不能看見目標. 本來還擔心外號眨眼星雲的 NGC 6826 會不會太小? 18X 倍率不夠? 結果意外的還沒裝起濾鏡, 就看見夜空中一點小暈漬, 暗綠色, 蠻有低倍下 M57 的感覺, 照著自己節奏, 一明, 一滅, 一明, 一滅... 就像眨眼一般. 如果還覺得像星點, 套上星雲濾鏡, 小暈漬變大, 周遭星點變暗甚至消失, 此時絕對不會覺得看錯了.


NGC 6826


18X 70mm 當然不是小雙筒, 不過為了套 2" 濾鏡, 70mm 口徑實際上被縮成 50mm 不到, 這樣一來跟用小雙筒有何不同? 除了放大倍率.

70mm step down around 48mm


既然如此, 隔天就用 10X42mm 比較看看.



天況/透明度一樣好, 月光還更亮. 依舊先巡過天鵝屁股, 右翅膀, 然後才轉到左翅膀. 沒濾鏡看得很吃力, 得用 avert vision, 不過搞得定, 沒問題. 加上濾鏡後就完全無疑慮了, 比起 18X, 10X 小很多, 但是目標明顯不會搞混. 轉到織女星附近, M57 也 ok, 兩者感覺頗類似, M57 小一點, 也亮一點. 不管如何, 18X 比起 10X 放大, 對於這兩個目標的辨識輕鬆許多.


影響視覺的因素很多, 放大倍率, 出瞳徑帶來的亮度... 其實都能轉換為每個人視覺上不同的可視門檻 (Visibility threshold) 以及對比門檻 (Contrast threshold), 門檻差一點點, 視感就差很多. 畫梅西爾最後一夜用 140mm 折射鏡看面紗, 真是驚人無比, 31X 目鏡下 (Nagler 31mm) 東面紗, 皮克林三角, 甚至西面紗都能看見, 而且雲氣濃淡摻疵, 有如滾滾浪花, 完全不知該如何下手畫起. 隔天用 100mm 折射鏡作出相同出瞳徑 (眼睛感受亮度一樣), 倍率降低, 卻完全失去前日的豐富面貌, 最後簡單的畫了一下平地屋頂的北美洲星雲 (只要視野夠大, 北美洲比面紗容易多了).


NGC 7000


昨晚月光沒那麼亮了, 不過透明度很差, 本來想也許晚一點霧靄會散去, 所以扛了大隻的上樓, 結果沒有... 目標是外號箱子星雲的 NGC 6445, 它跟球狀星團 NGC 6440 可以作在同一視野內.

透明度差的影響之大, 昨晚可以充分證明. 加上濾鏡可以看見長得長條狀的 NGC 6445, 當然界定不出長方型啦, 不過看得出橢圓狀或長條狀, 核心比較亮. NGC 6440 就很痛苦了, 一度還想放棄算了, 最後反覆用高倍低倍目鏡比對, 最後終於在 196X (XW 5mm) 下出現, 看習慣後再緩緩降低倍率, 終於能在 Leica 變焦目鏡的 8.9mm (約 110X) 看見, 好辛苦啊, 連 10.5/10.8 的星都看得似有似無, 太慘了.

NGC 6445/6440


下次透明度這麼差還是不要硬拼, 雙筒就好.